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技术奖 | 提升肝癌治疗效果,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教授躬耕肝癌消融研究20年

中山大学 2021-09-23



编者按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我校24项科技成果获奖。


为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推广科学技术获奖成果的交流应用,现开设“科学技术奖”专栏对获奖成果进行报道,聚焦各获奖团队科研攻关背后的故事,展现我校科研人员及团队的风采。


匡铭教授

(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匡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外科教授,国际知名肿瘤微创治疗、肝癌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专家,2018年肿瘤消融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肝癌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死亡率高居第二位,给我国社会和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尽管外科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常合并有肝硬化,且确诊时已达中晚期,能手术切除的患者仅占20-30%。另一方面,肝癌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70%,而外科手术的创伤性限制了再次手术的广泛应用。所以,理想的肝癌根治方法应该是有效并且微创的。消融治疗就是近十多年快速发展起来的肝癌微创治疗手段,在国内外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匡铭教授从医的二十余年中,肝癌消融治疗一直是他重点研究的方向。肝癌消融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技术,这两者均通过局部物理高温使肝癌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根治治疗的效果。相比手术切除,消融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可以多次重复等优点,患者在术后观察1~2天就可以出院,几天内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技术创新攻克多项消融瓶颈


早在2006年,匡铭教授在对肝癌患者实施微波消融治疗时注意到,随着消融功率增大,穿过皮肤传导热量的消融杆温度会急剧上升,给患者造成皮肤灼伤、术后疼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当时,为了减少这类并发症的发生,微波消融的功率不得不降低,但随之也会缩小治疗范围,限制了微波消融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临床难题,匡铭教授对消融针进行了改良,通过快速液流循环系统带走消融杆的热量,从而保护皮肤,有效提升了消融针的功率。


接下来,匡铭教授作为核心专家参与了全球首个低杆温微波消融与传统热消融治疗肝癌的III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非常振奋人心,在低杆温微波消融后,肝癌局部复发率降低了42%,5年远处转移率降低了13%,而且并发症风险显著减小。


常见的消融治疗手段还包括酒精消融,主要适用于邻近胃肠道等高危部位的肿瘤消融,但常需要多次、多点穿刺。匡铭教授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创新性地应用单针多叉多孔酒精消融技术,成功实现单次注射酒精即可在肝癌内同时达到12个方向的均匀分布,显著降低了位于临近胃肠道等高危部位、2-5cm肝癌的局部复发率,一举解决了传统酒精消融局部疗效不足的临床难题。


建立复合消融治疗新方案


肿瘤复发是肝癌消融治疗后的又一难题。匡铭教授率领团队设计出先进行多叉多孔酒精消融或肝动脉化疗栓塞,造成瘤内微血管栓塞和血流阻滞后,再进行热消融的“二联”复合消融新方案。该方案治疗3-7cm中、大肝癌的局部复发率比单用热消融降低了33%。


接着,在肝癌靶向药索拉非尼上市后,匡铭教授提出“索拉非尼+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消融”的“三联”复合疗法,先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非尼破坏微血管,然后经肝动脉栓塞肿瘤的供血大动脉来阻断肿瘤的供氧,在造成肿瘤缺血的基础上再给予热消融治疗,充分灭活肿瘤。


结果表明,与单用索拉非尼相比,三联复合消融疗法使晚期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延长了55.6%。上述复合治疗新方案的应用使小肝癌消融局部复发率从20~40%降为4~5%,并将消融适应症推广至7cm大小和复发性晚期肝癌的治疗,治疗效果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


匡铭教授开展消融治疗

(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肝癌机制研究指导临床实践


在精准医学的发展理念下,匡铭教授不断努力,寻找适合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的肝癌患者标志物。他在临床实践中证实,对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高表达的消融后肝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治疗,可将远处转移复发率降低40%,这一标志物的鉴定促进了精准防治肝癌消融后复发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发展。


此外,匡铭教授带领团队寻找预测肝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潜在标志物,鉴定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志物,为肝癌消融后辅助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提供了新型标记。


“肝癌消融治疗后1个月左右记得要返院复查,需要评价治疗效果。”在每位接受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出院前,匡铭教授都会这样耐心叮嘱。


肝癌消融治疗后,少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完全消融,这一现象是指治疗1个月后的复查发现肿瘤有残余,是消融治疗上的又一难题。


匡铭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研究肝癌不完全消融背后的机制。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和突破,希望未来能从机制干预入手,进一步提高肝癌治疗效果。


匡铭教授在亚洲肿瘤消融大会介绍研究成果并荣获“杰出贡献奖”

(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科研之外,匡铭教授与相关科室一起举办“一带一路”国际超声新技术教学培训班,为沿线国家培养了紧缺的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人才,极大提高了我国在肿瘤消融领域的影响力。


同时,他每年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彩虹桥”计划,为广东省肿瘤患者提供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造福于广大百姓。


肝癌的治疗一直是全球研究热点,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肝癌患者的治疗策略,还需要中国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不断探索。匡铭教授在带领团队不断努力,他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可以造福于肝癌患者。


科学技术奖 | 科学营养,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控效力

科学技术奖 | 他们既是“战士”又是“书生”,这群医生有“花样”

科学技术奖 | 十年磨一剑,除“臭”黑科技


--- iSYSU ---

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于万鹏

初审:王冬梅

审核:王天琪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